速遞!教育部2021年工作要點全文來了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關鍵之年。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堅持系統觀念,更好統籌發展與安全,堅持和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發展抓公平、改革抓體制、安全抓責任、整體抓質量、保證抓黨建,全面推進依法治教,鞏固拓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教育改革發展成果,為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立柱架梁,推進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建設教育強國開好局、起好步,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

1、加強思想理論武裝
目標任務:準確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要義,掌握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堅持不懈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工作措施:制訂2021年部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及司局級以上干部集體學習方案,優化“4 + N”研學機制。不定期印發《直屬機關政治理論學習重點內容安排》,深入推進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專題教育,跟進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最新重要論述。辦好“周末理論大講堂”,將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列入教育部各級各類干部教育培訓,列入高校思政課骨干教師、哲學社會科學教學科研骨干研修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示范培訓的必修課程,作為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
2、加強宣傳引導
目標任務:緊扣建黨100周年重大主線,開展全覆蓋、全媒體、全方位的宣傳教育,全力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工作措施:持續加強正面宣傳,多形式多渠道宣傳解讀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教育新政策新舉措,全面展示政策落實成效,深入報道教育戰線先進典型。圍繞迎接和慶祝建黨100周年、學習“四史”、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等,精心策劃組織主題宣傳活動。制定出臺教育融媒體建設文件,用好“中國教育發布”平臺,繼續加強教育融媒體試點指導。組織編寫出版教育“十四五”規劃輔導讀本,全面解讀文本。
3、深入研究闡釋
目標任務:高校哲學社會科學育人水平、研究質量和社會服務能力顯著提高,推動高校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
工作措施:充分發揮教育系統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院)和高校智庫平臺優勢,深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原創性學理化學科化研究闡釋。緊緊圍繞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等確定一批重點選題,推出一批站得高看得遠用得上的重要成果。研制面向2035高校哲學社會科學行動計劃,深入實施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繁榮計劃,加快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實驗室建設。

4、全力做好教育“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
目標任務:編制出符合時代要求的高質量規劃。
工作措施:編制印發《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積極配合國家發展改革委做好《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綱要》教育部分的編制工作。出臺教育高質量發展體系、優質均衡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教育體系、技能中國建設方案等文件。制訂規劃分工方案,推動目標任務落實落地。指導教育部直屬高校編制好“十四五”規劃。引導東北地區高校和職業院校在服務東北振興中提升辦學實力和影響力,統籌協調在京高校參與和服務雄安新區建設,促進粵港澳大灣區高等教育結構布局調整優化。加快建設長江教育創新帶,開展長三角教育現代化監測評估。推動黃河流域教育高質量發展,建立教育資源互通共享的區域性協作機制,為區域生態保護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加快推進教育統計現代化改革及試點工作,探索建立統計數據質量全流程管控機制,變革統計數據生產方式,建立智能化統計信息服務平臺,強化統計監測和監督職能。落實統計督察工作整改任務。
5、扎實推進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
目標任務: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抓好《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落實落地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推進《總體方案》各項任務落細落地。
工作措施:實施《總體方案》部門分工和部內分工,指導各?。▍^、市)、各部屬高校和部省合建高校全面清理規范,制定實施工作清單。選擇有條件的地方、學校進行試點。分批編發各地各校破“五唯”改革案例匯編。將推進教育評價改革情況納入紀檢監察、巡視工作、經費監管以及改革督察、教育督導的重要內容。推動出臺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指南、義務教育質量評價指南、幼兒園保教質量評估指南、普通高中辦學質量評價指南、深化高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等配套政策。
6、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
目標任務:高考綜合改革穩妥推進。高考內容改革不斷深化,藝術體育等特殊類型招生進一步規范。中考招生錄取綜合改革試點落地省份在省域范圍全面推進招生錄取綜合改革。
工作措施:指導河北等八省市借鑒改革試點省份經驗,制定考試和錄取方案,開展模擬演練,穩妥做好招生錄取工作,確保新高考平穩落地。深化高考內容改革,進一步體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要求,創新試題形式,加強對學生關鍵能力的考查。嚴格規范體育藝術等特殊類型招生工作,進一步健全制度、規范程序、嚴格管理、強化監督,提高體育藝術人才選拔質量。深入推進中考改革,有序擴大招生錄取改革范圍,完善省級統一的中考命題機制,著力提高命題質量。
7、推進民辦教育規范發展
目標任務:理順民辦中小學黨建工作管理體制機制,加快獨立學院轉設工作,規范民辦教育發展。
工作措施:會同中央組織部開展民辦中小學黨建工作年度督查調研,理順民辦中小學黨建工作管理體制機制。研究起草《民辦中小學年度檢查指標體系》。印發規范民辦義務教育有關文件,深入開展民辦義務教育規范整治專項工作。研究制定關于規范民辦普通高中招生工作的實施意見,推動全面落實公民辦普通高中同步招生政策。深化民辦教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繼續把獨立學院轉設作為高校設置工作的重中之重,指導各省建立健全鼓勵和推動獨立學院轉設的政策體系,切實加快轉設進度,持續做好高等教育資源結構調整和質量提升工作。
8、系統推進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
目標任務:完善督導體制機制,健全對地方各級政府履行教育職責的分級督導評價機制,加強對各級各類學校辦學行為、教育質量和教育熱點難點的評估監測。
工作措施:貫徹落實《關于深化新時代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指導各地結合實際深化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實施方案。持續開展2021年對省級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工作。推進《教育督導條例》修訂工作,推動由國家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以及規范性文件組成的完整教育督導法律法規體系建設。組織開展縣域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導評估,抓好幼兒園辦園行為督導評估工作。做好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督導評估認定工作。組織開展2021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開展大中小學教材建設規劃和四個教材管理辦法實施專項督導,全面評估落實情況。完成第三輪職業院校督導評估工作,形成2020年國家督導評估報告。印發《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實施方案(2021—2025年)》,開展試點評估,各省各有關高校按要求將審核評估工作列入“十四五”規劃。做好高校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本科專業認證和教育教學質量常態監測。組織開展博士碩士學位論文抽檢和研究生專業學位水平評估。開展高校評估整改落實情況督導復查,探索開展質量預警。啟動中小學校(幼兒園)校(園)長任期結束時綜合督導試點。建立健全督學培訓管理制度。
9、全面推進依法治教
目標任務:提升教育領域依法治理能力和水平。深入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
工作措施:落實《學習貫徹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實施方案》,統籌推進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習宣傳、研究闡釋和貫徹實施。配合做好教育法修正案、職業教育法修訂草案審議工作,推動學前教育法、學位法立法進程,研究形成教師法修訂草案。組織開展中外合作辦學條例、學校衛生工作條例、學校體育工作條例立法調研。起草制定《教育行政處罰實施辦法》等部門規章,編制教育部行政處罰事項清單和裁量基準、教育部權責清單。實施提升依法治校能力攻堅行動,繼續做好中央部門所屬高校章程修訂核準工作。持續開展全國學生“學憲法 講憲法”活動和“憲法晨讀”活動。推進教師網絡法治教育培訓。持續推進高等教育領域“放管服”改革,進一步向高校放權賦能。落實《關于進一步激發中小學辦學活力的若干意見》。推進更多運用教育標準、“雙隨機一公開”、依法監管等方式,持續規范“三評一競賽”,推進減證便民行動。
10、積極推進教育信息化建設
目標任務:加快推進教育信息化高質量發展,積極發展“互聯網+教育”,全面保障教育系統網絡安全。
工作措施:印發《教育信息化中長期發展規劃(2021—2035年)》和《教育信息化“十四五”規劃》,召開第三次全國教育信息化工作會議。印發《關于推進“互聯網+教育”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信息化為重點,以提升質量為目標,推進教育新型設施建設,研究構建高質量教育支撐體系。深入實施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加快推進教育專網建設,普及數字校園建設與應用。印發關于加強中小學線上教育教學資源建設與應用的意見,完善國家數字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國家中小學網絡云平臺。深化網絡學習空間應用普及行動,全面提升師生信息素養。持續開展網絡條件下的精準扶智,深化“三個課堂”應用。探索教育信息化試點示范,推進智慧教育創新發展行動和百區千校萬課引領行動。推動形成教育系統數據資源目錄和數據溯源圖譜,制定教育基礎數據標準規范,實現有序共享。推進教育“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
11、推進高水平教育對外開放
目標任務:加快和擴大新時代教育對外開放,優化全球布局,加強人才培養和科研國際合作,推動教育對外開放高質量、內涵式發展。
工作措施:優化出國留學工作布局,深化出國留學體制機制改革?;I備有關中外高級別人文交流機制會議。支持海南自由貿易港、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地區、雄安新區打造教育對外開放新高地。推進《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辦學條例》及其實施辦法修訂,研制《中外合作辦學評估管理辦法》《推進海外中國國際學校建設工作方案》,推動海外中國國際學校試點建設。出臺《關于促進普通高中中外合作辦學規范發展的指導意見》《高等學校國際學生勤工助學活動管理辦法》,建設并推廣“留學中國”網。出臺《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工作計劃(2021—2025)》,推進魯班工坊建設。深入參與二十國集團、金磚國家、亞太經合組織等多邊機制教育領域活動。實施《外籍教師聘任和管理辦法》。修訂《關于開辦外籍人員子女學校暫行管理辦法》。研制港澳學校赴內地辦學改革舉措。穩步推進港澳臺招生培養工作,進一步加強國情教育。完善保障臺灣同胞在大陸享受同等教育待遇的制度和政策。深化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合作,籌辦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推進世界女童和婦女教育發展。繼續合作辦好國際人工智能與教育會議、“一帶一路”青年創意與遺產論壇等活動。實施網絡中文課堂和中文學習測試中心全球布局,支持以“中文聯盟”為核心的在線中文教學平臺和教學資源群建設。

12、構建新時代中國特色職業教育體系
目標任務:建立健全以縱向貫通、橫向融通為核心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推動職業教育“長入”經濟,“匯入”生活,“融入”文化,“滲入”人心,“進入”議程。
工作措施:召開并落實好全國職業教育大會。推進實施《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年)》,全面推動“職教20條”落實落地。以部省共建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為抓手,打造一批新時代職教樣板,整省推進構建職業教育發展空間格局。完善“文化素質+職業技能”考試招生辦法,落實2020—2021年高職院校擴招200萬的任務。推進示范性職業教育集團(聯盟)建設,推動各地建立省級產教融合型企業認證制度,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持續完善中職、高職(??疲?、本科層次職業教育體系建設,動態調整更新專業目錄,指導推動職業院??茖W設置專業,實現專業升級和數字化改造。落實“雙高計劃”績效管理辦法,開展項目中期績效管理和評價。穩步推進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出臺職教本科學士學位授權與授予管理工作有關規定??偨Y推廣1+X證書制度試點經驗,探索具有中國特色學徒制。遴選一批校企雙元合作開發的職業教育規劃教材。組建新一屆全國行業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繼續舉辦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和職業教育活動周。召開國際產學研用合作會議。
13、推進高等教育提質創新發展
目標任務: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體系不斷完善,緊缺人才培養質量持續提高,高校學科專業結構有效優化,高等教育優質資源供給加大,“雙一流”建設深入推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取得實效。
工作措施:全面實施“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開展本科專業三級認證。推進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研制發布《關于加快新農科建設 推進高等農林教育創新發展的意見》。實施一流專業建設和一流課程建設“雙萬計劃”。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選樹一批課程思政示范課程和教學研究示范中心。開展基礎學科深化建設行動,研制《關于加強基礎學科人才培養的若干意見》《基礎學科人才培養規劃(2021—2035年)》,深化醫學和人文社科領域基礎學科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探索基礎學科本碩博連讀培養模式。加快建立緊缺人才預警機制、專業重點建設機制,動態調整“國家關鍵領域急需高層次人才培養專項招生計劃”支持范圍,繼續做好中西部農村訂單定向免費本科醫學生培養工作。加快重點領域知識圖譜性教學資源庫建設,加大特定領域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支持力度,推進人工智能、集成電路、儲能等國家產教融合創新平臺建設。布局建設未來技術學院,支持建設一批高水平公共衛生學院、示范性微電子學院和特色化示范性軟件學院等,加快建設一批現代產業學院。召開教育部直屬高校工作咨詢委員會第30次全體會議。印發實施《關于新時代振興中西部高等教育的若干意見》,并召開工作會議。研究修訂普通本科高校設置標準。推動具備條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落實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精神,加快高層次緊缺人才培養,制訂研究生導師發展相關文件,加強研究生課程教材建設,建設國家產教融合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實施新一輪學科專業目錄修訂,研究制訂國家重點支持的學科專業清單。印發交叉學科設置與管理辦法,在部分符合條件的高校設置一批交叉學科中心。完成首輪“雙一流”建設成效評價,實施一流學科培優行動。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向縱深發展,促進產學研用深度融合,辦好第七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
14、加強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
目標任務:促進落實就業優先政策,完善高校畢業生就業支持體系,千方百計確保2021屆高校畢業生就業總體穩定。
工作措施:實施“2021屆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促進行動”,實施崗位拓展、政策引領等七方面政策措施。成立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指導委員會,促進校地、校企就業創業供需對接。加強就業指導服務,優化升級“24365校園招聘服務活動”,建設“24365智慧就業平臺”,建立“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實習信息平臺”,組織開展“高校畢業生創業服務專項活動”。拓寬基層就業渠道,做好基層項目組織招錄工作,落實好學費補償代償、升學優惠等政策,引導畢業生圍繞城鄉基層社區各類服務需求就業創業。打出提前量,統籌協調好政策性崗位招錄、升學考試等工作安排。實施貧困生、少數民族、殘疾等重點群體畢業生就業創業能力提升行動。落實就業工作“一把手工程”,將就業工作列入各地各高校領導班子重要議事日程。把畢業生就業工作納入黨中央重大教育決策部署督察、省級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學科專業評估、領導班子年度考核等重要內容。
15、推進高質量高??萍紕撔掳l展體系建設
目標任務:加快科技平臺前瞻性、戰略性布局,推進構建高質量高??萍紕撔掳l展體系,實現重大原創性成果和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營造良好的創新文化。
工作措施:印發《高等學校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綱要(2021—2035年)》《高等學校“十四五”科技發展規劃》。深入實施“高等學?;A研究珠峰計劃”。加快前沿科學中心建設,加強高校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條件保障類基地建設。圍繞國家戰略急需領域新建若干關鍵核心技術集成攻關大平臺。有重點、有選擇地在新興交叉學科、薄弱學科和關鍵急需領域新增布局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深入推進高??萍汲晒D化和技術轉移工作。推進高水平實質性國際科技合作。加強高??蒲衅脚_實體化建設。圍繞國家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關鍵領域,研究推動頂尖學科建設。規范科技倫理,大力弘揚新時代科學家精神,加大對學術不端行為的查處力度,推動形成鼓勵創新、潛心研究、水到渠成的創新文化。
商丘教育體育服務網 商丘市教育電視臺微信公眾號聯合發布
責編:徐琰 劉鵬 編輯:王春玲 張冰冰